5月8日,A股三大指數震蕩走強,上證指數創年內新高,盤中最高上探至3400.18點,收盤報3395點,漲幅達1.81%。談及近日市場的走勢,機構普遍表示,三大因素提升信心,助力A股市場走強幸福寶官網地址。首先,我國經濟正逐步復蘇。其次,消費需求持續復蘇。第三,估值安全邊際較高。中金公司表示,繼續維持對A股市場偏積極的看法,當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不高且仍處于歷史低位,市場機會仍大于風險。(證券日報)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日前公布的中國上市公司2022年經營業績分析報告顯示,3413家上市公司實施或公布年度現金分紅方案,佔比67%,合計現金分紅達1.89萬億元,創歷史年度新高,平均股利支付率30.3%。專家認為,上市公司業績持續向好,高比例、大額分紅的A股公司數量繼續增多。隨著A股市場價值投資邏輯持續強化,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將繼續保持較高的現金分紅比例,為投資者創造良好回報,夯實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基礎。(中證網)
A股上市公司一季報披露即將落幕。截至4月27日,已有近1800家公司披露一季報。其中,983家公司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增速跑贏去年四季度,超過600家公司的一季度淨利潤實現同比、環比雙雙增長,超出市場預期。招商證券策略分析師耿叡坦認為,A股正處于盈利週期下行接近尾聲的階段,預計一季度是本輪盈利下行週期的底部階段,進入二季度後,企業盈利大概率會開啟新一輪的上行週期。(上證報)
A股市場已有超150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年報,2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一季報。包括阿布達比投資局、科威特政府投資局等在內的多家外資主權基金在2022年末繼續布局A股。此外,還有多家外資機構也在今年一季度對A股進行了加倉。在外資機構看來,經濟復蘇穩步推進、市場整體估值水平較低以及政策支持下,對中國資本市場抱有樂觀態度,預計未來市場將更多地由經濟基本面驅動。(經濟參考報)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4月12日發稿,年內A股市場上市公司已發布逾240份回購方案,擬回購資金上限總額達645.06億元,較去年同期幾乎翻番。與此同時,有101家公司拋出近180份股票增持計劃。今年以來,回購增持大潮再起,包括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大股東等在內的產業資本紛紛加速在A股市場布局。(經濟參考報)
一季度業績預告正陸續披露。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記者發稿,A股市場已有7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23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50家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佔比約71.43%。按所屬行業分類來看,預喜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電力設備、通信、醫藥生物等領域。(證券日報)
4月第一個交易日,在一季度表現亮眼的信創、ChatGPT等科技板塊仍然領漲A股市場。基金機構普遍認為,在積極擁抱“AI革命”的同時,投資者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仔細甄別投資機會。展望後市,多家基金表示,中國經濟數據回暖勢頭持續,A股市場反復夯實整固,結構性機會不斷呈現,建議在均衡配置的基礎上,重點關注順週期、TMT、食品飲料、新能源等板塊的投資機會。(中證網)
今年以來,A股市場分拆上市熱潮再起,年內已有十多家公司發布分拆上市相關公告。值得注意的是,國企成為當前A股分拆上市的“主力軍”。業內專家表示,A股分拆上市熱潮主要得益于分拆上市機制的不斷完善、配套政策的持續出台。全面注冊制下,未來A股市場分拆上市會繼續升溫,帶來更多業務清晰的高質量上市公司。尤其是在國企改革、提高國企資產證券化率的大背景下,未來會有更多國企加入分拆上市隊伍。(經濟參考報)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復蘇,外資持續流入A股市場。數據顯示,摩根資管旗下中國旗艦基金正瞄準貴州茅台,持續加倉近72%,金山辦公也被其增持近8.42%。外資機構表示,今年中國股市將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消費需求回暖或成為中國經濟復蘇的主要驅動因素。長期來看,中國股市機遇可期。(中證網)
36氪獲悉,近日,高盛宏觀經濟研究團隊將2023年中國GDP增速從5.5%上調至6%。對此,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表示,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首先,從一二月份宏觀經濟數據來看,實際表現遠超市場預期,帶動今年經濟增長基數的提升;其次,疫情放鬆速度也要比此前市場預期更快,在這種情況下,部分經濟復蘇的動力會從2024年提前反映至2023年。基于更樂觀的預測,高盛團隊認為今年A股主要的推動力將來自企業盈利的增長,預期今年增速有望達到17%幸福寶官網地址,結合當前相對較低的估值水平,高盛團隊看好2023年A股表現。
日前,一批外資資管巨頭披露旗下中國股票基金持倉情況。數據顯示,外資機構對待中國資產態度整體較為樂觀。與此同時,盡管今年3月以來A股市場面臨震蕩,北向資金全年依然保持淨買入態勢。此舉表明,因看好我國經濟向好前景,全球資管機構正加速配置中國資產。展望後市,多家外資機構認為,經濟復蘇和企業盈利的改善將推動A股市場繼續上行。(經濟參考報)
在復蘇節奏加快的背景下lehu樂虎國際,基金經理正全面做多股票市場lehu樂虎國際。多家基金公司人士預計,隨著強勁復蘇已逐步明朗化,或有增量資金集中進入並推動A股市場出現新一輪反彈行情。諾德基金經理景輝表示,今年1月信貸新增迅猛,但與往年不同的是,2月以來票據利率仍然維持在高位,結合銀行中長期同業存單發行利率水平一路走高,均表明銀行信貸投放增量迅猛,從側面表明實體經濟的需求強勁。(券商中國)
36氪獲悉,中金公司研報認為,考慮前期A股市場估值修復已持續3個月左右,部分寬基指數處于前期成交密集區間,結合當前內外部宏觀環境,我們認為當前A股震蕩整理、寬基指數走勢相對平穩的特征仍可能仍將延續一段時間,近期海外宏觀環境對港股的影響可能高于A股。我們認為,中期來看,A股整體估值雖有修復但仍處歷史中低位,投資者對經濟信心正逐步改善,當前位置也不必過于謹慎,未來伴隨基本面實質性復蘇得到更多數據驗證幸福寶官網地址,市場有望重拾升勢,中期市場機會仍大于風險。
進入2月底,A股市場延續此前震蕩調整態勢,煤炭、鋼鐵等資源股表現超越年初以來強勢領漲的成長板塊。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A股震蕩整理、寬基指數走勢相對平穩的特征仍可能延續一段時間,但後市A股風險偏好易上難下,估值有向上修復空間。基本面回暖、內資加速流入市場等積極信號頻現。從配置角度出發,經濟修復方向、業績反轉行業和受益國企價值重估的低位股等值得關注。(中證網)
進入2月底,A股市場延續此前震蕩調整態勢,煤炭、鋼鐵等資源股表現超越年初以來強勢領漲的成長板塊。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A股震蕩整理、寬基指數走勢相對平穩的特征仍可能延續一段時間,但後市A股風險偏好易上難下,估值有向上修復空間。基本面回暖、內資加速流入市場等積極信號頻現。從配置角度出發,經濟修復方向、業績反轉行業和受益國企價值重估的低位股等值得關注。(中證網)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2日,2月以來A股大宗交易累計成交金額達417.69億元,其中機構資金頗為活躍,機構席位作為買方累計成交10.01億股,環比增長約80%,累計成交額逾110億元。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內經濟內生增長動能強化,A股基本面向好,考慮到未來活躍資金持續入場,預計成長風格依然是市場主線之一。(中證網)
中金公司:A股以修復為主線氪獲悉,中金公司認為,近期市場趨勢反映前期政策預期和經濟活動改善驅動行情修復後,投資者開始更注重未來經濟修復的高度,且臨近兩會,對後續政策的關注度有望提升,在此背景下結合前期估值水平的回升,在短期市場可能缺乏明顯利好催化因素的時段,繼續維持2月初對市場整體趨勢的判斷,A股整體震蕩波動的趨勢可能仍將延續一段時間,待基本面實現實質性企穩恢復後,市場有望重拾升勢。建議以修復為主線,輕指數重結構,臨近兩會關注政策預期。
近期密集披露的年報預告讓2022年A股“業績版圖”日漸清晰,其中多個領域展現出的蓬勃力量,引得市場關注。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發稿,在已披露2022年度業績預告的2662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030餘家公司預計淨利潤上限超過1億元,新能源幸福寶官網地址、醫藥生物等領域業績領跑。當前,機構普遍看好2023年宏觀經濟回暖,對于上市公司盈利回升也頗有信心。(經濟參考報)
全面注冊制是一項改變A股市場生態的頂層設計制度,其帶來的變化並非煙花式、脈衝式的,而是潛移默化式、潤物細無聲的。各家公募的解讀都透露,這一變化對A股長期行情會帶來提振預期,並為長牛行情奠定基礎。隨著全面注冊制逐步實現,有悖于這一制度的某些投資策略將會失效,其中就包括A股長期存在的打新策略,這一“躺贏”策略,很可能會消失。(證券時報)
2月1日,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正式啟動,突出把選擇權交給市場這一注冊制改革的本質,推進一攬子改革,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更好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表示,全面注冊制在市場期盼中落地,有望改善A股行業結構,進一步助力我國產業結構轉型趨勢。可以預期,在全面注冊制改革的大環境中,將有更多的優質企業在靈活的上市標準下登陸資本市場,獲得融資發展。(證券時報)
節後首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大幅淨買入186.14億元,創2021年12月以來單日新高。1月北向資金累計淨買入已超1300億元,該月極大可能創北向資金月度淨流入新高lehu樂虎國際,也超過2022年全年淨流入總和lehu樂虎國際。業內人士認為,從基本面lehu樂虎國際、政策面、情緒面來看,外資投資中國資產信心充足。外資淨流入A股將成為貫穿2023年的大趨勢,規模有望超預期。在外資持續流入、國內政策加速落地背景下,A股市場估值修復將繼續。(中證網)
興證策略認為,2022年11月以來,外資快速回流A股,對A股近期走勢和風格輪動起到了重要推動,是近期市場的主導增量。風格上,北上資金主要加倉大消費和大金融等板塊,推動本輪核心資產回暖。外資“開門紅”對市場有較強指引。從流入結構來看,外資年初大幅加倉的行業有望持續領漲市場。2017年-2022年,1-2月外資淨流入規模靠前的行業在上半年的市場表現大多位于前列。(第一財經)
去年年底,人民幣(6.7955, 0.0217, 0.32%)兌美元匯率結束了長達大半年的貶值趨勢。自2022年11月以來,人民幣匯率表現強勢,出現大幅升值,美元/人民幣(離岸)從最高的7.37475下來,跌幅已超過7%。最近3個月,A股以及港股市場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同樣迎來了大幅反彈,尤其以港股為例,恆生指數自去年11月1日以來,指數漲幅已達到了50%。A股方面,滬指今年累計漲幅達到了5.68%,創業板指今年漲幅更是超過了10%。而大漲背後,外資的持續湧入或是推升港股以及A股的重要因素。(新浪財經)
中泰證券指出,考慮到全球流動性相較22年呈轉鬆趨勢、中國資產在經濟觸底回升中有望再現配置優勢,保守估計外資今年淨流入將超過去三年均值2437億元。若考慮到資金回補,流入規模有望超預期。相較2022年900億元的淨流入規模來說,2023年外資有望成為A股市場今年最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之一。進一步,對市場的帶動作用,關鍵在于節後目前內資合力能否形成,需關注春節後內資流入情況。(第一財經)
開源證券表示,維持對A股市場樂觀態度,但考慮到春節前A股市場成交量或維持清淡,需靜待節後“躁動反攻”行情方有望迎來“主升浪”。2023Q1價值與成長均有望迎來上漲機會,但更看好“躁動反攻”行情下,成長風格上漲的彈性與可持續性。主要因為:一方面,成長基本面受益于制造業率先且更有力的復蘇邏輯,將能夠快速、明顯貢獻業績,另一方面,受益于流動性、風險偏好回暖,成長風格更具彈性。(第一財經)
展望後市,指數在盤整後能否繼續上攻?外資能否延續流入態勢?A股春節前最後一週怎麼走?機構觀點認為,高頻數據驗證與基本面預期形成改善正反饋,各類投資者增配A股已成共識。短期來看,節前最後一週交易,市場或有調整,但春節後市場的修復趨勢已高度明確。(上證報)
國泰君安研報認為,2023年來自于疫情、經濟、政治等關鍵因素的不確定性將下降,堅決看多2023年A股市場。第一,抑制性政策的轉折、疫後開放世界的臨近以及中下遊利潤率重新擴張,判斷2023年Q2中國將邁入新一輪需求回暖、資產回報率改善、盈利預期提升的週期;第二,內外宏觀環境均從高度不確定的狀態逐步邁向確定,判斷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持有意願也將回升;第三,政策底部、經濟底部和估值底部的同時出現,往往隱含了股票投資回報的巨大空間。2022年最差的預期已經見到,A股市場將迎來峰回路轉之勢,我們認為2023年A股是一輪牛市。(證券時報)
新年伊始,ETF成交相對活躍,成為資金的重要配置工具。從資金具體流向來看,證券類ETF獲大量申購,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資者對後市的樂觀情緒。與此同時,近日多只成立不久的ETF發布上市交易公告書,其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中出現多家機構。在業內人士看來,證券類ETF獲得大量資金湧入反映出行情積極信號,近期市場成交額明顯提升,市場判斷後續交投或將持續活躍,選擇借助ETF布局證券板塊。(上證報)
2023年A股首個交易日迎來“開門紅”。3日,上證指數站上3100點,整體成交量明顯放大。分析人士認為,當前主要股指處于底部區域,內外部環境均對A股市場構成支撐。在華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鄭小霞看來,1月內外部風險偏好均存在提振預期,春季行情可期。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認為,當前A股處于較好布局期,隨著經濟持續復蘇,市場有望在今年迎來趨勢性投資機會。(中證網)
高盛亞洲(除日本外)股票資本市場聯席主管王亞軍12月19日在高盛中國股票資本市場概況媒體小型交流會上表示,2023年A股融資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容,新能源、硬科技、消費、科技股再融資值得關注。二級市場方面,A股市場11月以來的牛市行情有望延續,外資大舉增持A股大勢所趨。(中證網)
上週A股市場延續震蕩上行,滬指週線在成交放量情況下六連漲。但是,自11月步入反彈以來,滬指目前已進入3200點的年內中樞位置。隨著市場熱點輪動的加快,部分機構提示反彈行情不會一蹴而就,全面修復行情正進入觀察適應期。此外,年末全球主要央行的政策會議和重要經濟數據將在未來一週塵埃落定,不少機構提示投資者關注海外政策變動對A股市場資金面的潛在影響。(上證報)
從11月份新增投資者數量環比上升,市場在穩步攀升中量能有所放大,到北上資金淨買入額創出新高……多項數據折射出,A股市場暖意增加,投資者信心逐步恢復。伴隨著市場信心的提升,11月份以來,A股市場穩步攀升,截至12月9日,上證指數累計漲幅達10.83%。嗅覺靈敏的市場資金也加速行動,量能逐步放大,11月份以來的日均成交額較10月份增加近兩成,12月9日,成交額一舉突破萬億元。業內普遍將之解讀為增量資金正在逐步加倉。(證券日報)
近日,左江科技收到關注函,交易所追問其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配合相關股東減持的情形。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超過60家A股公司因涉嫌“蹭熱點”“炒概念”被交易所關注或問詢。其中,ST曙光、ST鵬博士等更是被交易所點名或處分。在業內人士看來,“蹭熱點”已成為資本市場一大頑疾。其在擾亂市場秩序、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同時,還可能伴隨著股份解禁、大股東減持等潛在股價訴求,甚或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幸福寶官網地址。(上證報)
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師秦培景以“轉折之年”概括明年的A股市場。他表示,2022年以來一直壓制A股的多重因素將在2023年迎來轉折:防疫措施持續優化和地產支持政策發力已明確政策預期拐點,A股風險偏好將迎來改善。預計明年年中,美國經濟陷入實質性衰退,在衰退約束和通脹緩解背景下,美聯儲加息節奏將逐步放緩。外部流動性預期改善和人民幣匯率拐點影響下,A股在全球權益市場中配置價值提升,有望打開估值修復空間。(上證報)
中金公司研報認為,11月至今市場在疫情防控政策不斷優化、地產政策持續從供給側發力等因素的影響下展開反彈,市場風格與行業表現也基本遵循著政策的演繹路徑。往後看,我們認為後續A股的走勢可能仍會受到國內疫情防控政策邊際優化對經濟基本面的影響情況。對A股市場未來12個月持中性偏積極看法,特別是在節奏上要重視今年底至明年一季度指數可能迎來的階段性機遇。配置建議上短期緊跟政策邊際變化的節奏,中期偏成長。(證券時報)
中信證券指出,股權再融資的推進,匹配第二支箭和銀行信貸額度的增加,銀企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我們相信,多重手段足以推動信用縮表局面改變。我們認為,信用是貫通的,是循環的,一旦供給側的良性信用週期開啟,需求側個人信用縮表的局面也很可能結束。必須強調的是,當前境外融資市場很難恢復幸福寶官網地址,A股平台的融資優勢十分明顯,本輪信用新週期就是以A股上市公司為主軸的信用擴張週期,預計A股上市公司在全行業的市場佔有率將有顯著提升。(證券時報)
中金公司研報認為,本次降準釋放5000億元長期資金,利于提振市場信心,歷史上看,流動性寬鬆下券商股往往具有階段性超額收益,重申券商板塊推薦觀點。當前板塊估值還是處于歷史底部的位置,A股券商PB 1.3倍,港股券商PB 0.6倍。但是自2018年以來,證券行業的資產質量、業務結構、競爭格局、外部市場流動性等方面均有明顯改善,板塊存在一定的修復空間。(證券時報)
山西證券近日研報表示,A股整體估值仍處于顯著低估區間,10月PPI降至負值,接近拐點,國內經濟已開始呈現企穩回暖蹟象,有望帶動市場預期的修復。中長期看,國內流動性和企業盈利均有望逐步好轉,美聯儲緊縮力度將逐漸減弱,前期的調整已經較充分反映悲觀預期,隨著國內經濟基本面逐步驗證回暖蹟象,配置中建議緊扣經濟結構轉型主線,看好具有中長期強成長邏輯、下遊需求剛性、短期季節性強提振的標的,如繼續延續高景氣邏輯的賽道(新能源、軍工和信創等)+基本面修復彈性較大的行業(數字經濟、雞養殖、造船和醫藥醫療等)持續有望收獲較優表現。(界面新聞)
日前,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表示,2023年中國經濟面臨邊際改善,國內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預期和信心有望恢復。伴隨著增量資金的流入、市場信心的逐步恢復,A股市場有望迎來新時代新機遇的“結構牛”。張憶東認為,2023年的中國資產特別是權益資產機會大于風險。“中國股市中長期的機會要有明顯的時代烙印。未來數年,我們應該立足于現在所處的新時代來尋找新經濟以及新時代的核心資產。”(上證報)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防疫政策調整方向lehu樂虎國際,外部流動性預期拐點,地緣擾動改善三大因素都已明確,分別改善基本面、估值和風險偏好,A股全面修復行情已確立,市場易漲難跌,當前仍處于政策驅動的上半場,交易重心料將從政策預期博弈切換至政策效果博弈,建議提高倉位均衡配置,建議重點關注政策受益更明顯的精準防控、地產產業鏈、全球流動性拐點三條主線
國盛證券研報稱,落腳A股市場,如何看待個人養老金深遠影響?其一,加速居民財富入市,未來有望年均貢獻2400億股市增量資金;其二,養老金的壯大與權益資產的增配也將加速A股的機構化進程,並提升長久期資金結構的比重;其三,參考美股經驗,機構化水平及長久期資金的壯大,也將進一步推升股市定價合理化水平,A股定價體系有望加速重估,進一步向盈利驅動靠攏。(證券時報)
上週在美股連續下挫的情況下,A股再次展現出了韌性,滬指單週大幅反彈超5%,A股整體表現極為強勢。在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下,公募基金和外資機構在關鍵的“雙底”階段開啟搶籌。目前,大概率已經進入底部的A股市場或已呈現“黃金坑”,多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三季度經濟逐步企穩,整體經濟數據邊際繼續改善,疊加與擴大內需有關的進博會、“雙十一”等消息面利好,以及資金面上美聯儲加息節奏可能放緩,錯殺嚴重的A股市場在年底面臨新一年估值切換,已進入戰略性底部買入窗口。(證券時報)
四季度以來,部分信託公司加快調研步伐。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1月3日,10月以來,約30家信託公司合計調研了近200家A股上市公司,累計調研次數近370次。從調研行業來看,計算機、醫藥生物、電力設備等行業是信託公司頻頻調研的領域。業內人士認為,當前A股市場的整體估值已處于相對低位,提前調研發掘低估值品種,或能在四季度更好地把握布局機會。(中證網)
近幾年,A股ETF行業規模爆發式增長,股票型ETF規模更是在今年9月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這一發展勢頭不僅促使公募基金加大布局力度,也引來全球資管巨頭的關注。目前,貝萊德、先鋒領航、景順、瑞銀、範達等全球知名ETF管理人均已進軍中國市場。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尚未開始大舉布局A股ETF,但全球指數基金巨頭在中國市場的聚首,預示著本土公募基金將在ETF市場迎來強勁的競爭者。一旦時機成熟,這些外資機構便進場參與競爭。(上證報)
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外資機構對A股的配置方向和持股變動情況不斷揭曉。截至26日,從上市公司三季末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下同)來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三季末已現身190只A股,新進和增持多只股票。其中幸福寶官網地址,外資機構三季度新進128只股票,以消費和制造業為主。隨著A股和港股的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區間,進入中國市場和配置中國資產,對外資巨頭而言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證券時報)
國盛證券指出,A股市場弱勢格局或將持續。隨著資金流出權重類題材,在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背景下,科技方向或有更多機會,後市重點關注先進制造、工業母機,軍工、醫藥醫療,以及科創、信創等方向。操作上,在場內成交量沒有明顯放大的情況下,輕指數、重個股,中長期可以潛伏在弱勢環境中可以保持橫盤的標的,短線可尋找強勢標的博弈,且短線強勢的止盈及止損都要堅決。(第一財經)
今年以來,A股市場並購持續活躍lehu樂虎國際。Wind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年內已有逾1600家A股公司發起超2000起並購事件,交易總價值合計超萬億元,遠超去年全年。專家分析,年內並購市場表現活躍是資本市場良性發展的必然趨勢,並購重組對于市場各方來說可以達成多贏的效果。在注冊制推進背景下,A股市場還將會湧現更多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案例。(經濟參考報)
在市場持續調整的背景下,百億級私募整體業績承壓。不過,不少百億級私募對于後市持樂觀態度。他們認為,隨著經濟逐步修復,外部環境改善,A股恢復性上漲可期。目前幸福寶官網地址,比控制倉位更重要的是結合三季報業績,尋找估值合理、具備核心競爭力且景氣度較好的優質企業。(上證報)
山西證券指出,A股整體估值已經進入顯著低估區間,前期的下跌帶有明顯的非理性,目前來看,本輪調整大概率已經結束,國內經濟可能將在四季度開始呈現企穩回暖蹟象,並帶動市場預期的修復。以1年期維度看,流動性和企業盈利均有望逐步好轉,經過Q3悲觀預期的集中宣洩,隨著四季度國內經濟基本面驗證回暖蹟象,A股的布局窗口正在開啟,結構轉型中有望延續高景氣邏輯的賽道(新能源、軍工和信創等)+基本面修復彈性較大的行業(雞、豬、造船和部分醫藥等)有望持續收獲較優表現。(第一財經)
阿裡雲提供計算與安全服務 違法和不良信息、未成年人保護舉報電話 舉報郵箱:網上有害信息舉報樂虎。lehu樂虎國際,樂虎國際,